第2章 嫌弃大宋

A+ A-

  “从刚才的试探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两件事。”

  出了门,去了稍微远点的地方让房间里的人听不到后,晏殊就说道:“一,他是他的国家派去给山里孩子教书的先生。二,手机这个东西,好像可以传送消息。”

  “看样子他确实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以为自己是被要去教书的村子人救上来的。”

  吕夷简抚须说道。

  “嗯。”

  晏殊就道:“所以我们必须要瞒下去,尽量继续从他嘴里多套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出来。”

  赵祯想了想说:“太医说他脑部淤血很少,每日针灸散淤,很快就能恢复光明,到时候他能够看见东西后,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处境了,会不会?”

  王随出了个馊主意,说道:“官家,那不如不让太医给他针灸,持续这样失明,就能一直不知道他在哪里了。”

  晏殊瞪了他一眼道:“不行,他现在已经因失明的缘故而快疯了,如果不是借口说下山的道路没了,恐怕爬都要爬下山去。要是让他迟迟不能见到光明,他还会继续留在这里吗?而且也根本不能控制他,否则会猜到这里并非他所说的尼尼村。”

  “那该怎么办?”

  赵祯皱起眉头,现在好像也试探不出个所以然来。

  晏殊就说道:“太医说快则十天半月,慢则两三月他就能恢复了,那就在这段时间里,以照顾他的名义,每天套他的话便是,尽量把我们想要得到的消息问出来。”

  “嗯。”

  赵祯和吕夷简都觉得有道理,就应下了。

  很快去拿手机的宦官就匆匆忙忙跑了回来,晏殊就拿着手机端详了一下,然后和赵祯他们又回到了房间外,推门进去。

  听到门开的声音,赵骏应激反应一样问道:“村长,是你吗?”

  “是。”

  晏殊言简意赅,走过去把手机放在赵骏手里。

  赵骏摸索着,华为手机传来的质感让他稍稍安心,随后把音量调到最大,尝试着亮屏,边操作边问晏殊道:“村长,屏幕亮了吗?”

  晏殊凑过来看了一眼,屏幕还是黑的,于是说道:“没。”

  他的话都言简意赅。

  尽量少说话,少说才会少错。

  “啊?”

  赵骏就去摁开机键,嘴里还嘟囔着:“不会进水了吧.....等会,应该是没电了,我想起来了,前天和昨天一直赶路,路上我就玩手机,进山的时候手机就快没电了,村长,您能帮我充一下电吗?充电器在我背包里。”

  充电?

  晏殊又懵了,回过头看了眼赵祯他们,他们又摇摇头。

  “村长?”

  赵骏问道:“就是那个放支教证的包,那个包你们不是找到了吗?咱们房间应该有电线连进来吧,有插座板没有吗?”

  晏殊憋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直到赵骏问第三次,他才憋出一句:“没有。”

  “没有电???”

  赵骏震惊道:“这不对吧,咱们国家电网和邮政快递那是最值得信赖的了,别说咱们这,就算是珠穆朗玛峰上他们都敢去,咱们国家怎么可能会没有地方通电呢?”

  “砰!”

  外面又是一道惊雷。

  晏殊被问得很难回答,听到这雷声,只好又说:“外面下雨。”

  “额......停电了呀?”

  赵骏明白了,唉声叹气道:“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电。不过没关系,咱们要相信国家的力量,村长您放心,路很快就能通的,电也很快会来的。”

  下暴雨的时候就算大城市也可能会停电,更别说这村里了,所以赵骏也能理解。

  他反倒开始安慰起晏殊了。

  晏殊有些哭笑不得,就坐在床边上,拍了拍他的手,问道:“对了,你打算给孩子们上些什么课?”

  “小学课程主要是语数外,然后是品德课,自然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这类。”

  赵骏听到这话,就说道:“咱们先按照教育局那边发的教材正常上课,我还带了一些课外书过来,到时候再给孩子们扩展一些历史有趣小故事,还有化学物理的一些基础实验,培养孩子们的文理兴趣,为他们上初中打打铺垫。”

  “你打算教孩子们哪些历史?”

  晏殊立即抓住机会询问。

  “正经的历史肯定不能教,孩子们也听不懂,就是教些小故事嘛,讲讲古人的智慧。”

  “你能跟我讲讲历史吗?”

  “讲历史?”

  赵骏纳闷道:“这有什么好讲的,村长您感兴趣?村委那边应该有座机啊,您不应该忙着联系乡镇领导,让他们尽快通报到县里,派人来抢修道路和电线线路吗?”

  晏殊只好祭出百试百灵的办法道:“外面下雨。”

  “座机线也被搞断了?”

  “是的。”

  “额......”

  赵骏抚着额头道:“这暴雨真是害人啊,现在下山下不去,电又没电了,座机线都断了,联系不了外面,头痛。”

  晏殊继续追问道:“既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就刚好听你讲讲历史嘛。”

  “害.....”

  赵骏就盘膝坐在床上,说道:“村长您怕是看我毕业证上写的人大历史系,想考考我是吧。好吧,您说说,想听哪朝历史,是想听王朝昌盛的原因,还是想听王朝灭亡的根源?”

  晏殊向赵祯他们几个人看了一眼,露了个得逞的笑容,于是说道:“那你说说宋朝吧。”

  “宋朝啊?这有啥好说的,虽然我也姓赵,按DNA检测,老赵家还是我们村一千年前的祖宗,但我最喜欢的是汉唐,然后是明朝,宋朝的话......”

  “为什么不喜欢宋朝?”

  “有宋一朝都没有完成大一统,还被北方游牧民族吊起来打,缺乏武德,很多人都觉得是个太监王朝。我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个人来说也不太喜欢宋朝,您能听听别的朝代吗?”

  赵骏的话里话外都对宋朝透露着嫌弃,因为他确实不怎么喜欢宋代。

  作为热血男儿,汉唐风采才是他这样历史系大学生喜欢的时代。而有宋一朝过于憋屈,特别是像狄青、岳飞这样的名将受到的侮辱,每次看都觉得咬碎坚牙。

  所以学习历史归学习历史,但在个人喜好上,有哪个男生会拒绝封狼居胥、马踏漠北的大汉,以及万国来朝、世界之巅的大唐,去喜欢一个常年被北方游牧民族吊着打,武德匮乏,皇帝跟一群智障似的大怂呢?

  只是这话一说,几个人脸色顿时变了。

  缺乏武德?

  太监王朝?

  吕夷简王曾蔡齐宋绶等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不满。

  什么意思?

  难道我堂堂大宋不配屹立在华夏大地的历代王朝之中吗?

  赵祯更是握紧了拳头,脸上的青筋暴跳,血压拉满,既然是皇赵后裔,居然还厌恶自己的祖宗?

  简直是数典忘祖,无法无天!

  他张嘴想问,看到晏殊向他摇摇头,这才忍了下来。

  晏殊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说道:“既然你不喜欢,那说明你不太了解。”

  “老村长,您这话我可不爱听。”

  质疑他的专业,赵骏当时就急了,说道:“我可是人大历史系毕业的,不喜欢归不喜欢,但课还是认真听了的,您不能质疑我的专业性。”

  “那我考考你,你知道赵祯是谁吗?”

  晏殊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话很大胆。

  当着皇帝的面前直接说皇帝的名字。

  但宋朝的文人向来都很大胆,何况这也是特殊时期,没有办法,连赵祯脸上都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

  赵骏笑了起来:“宋仁宗啊,他算是宋朝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了,是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在他手里,宋朝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巅峰。唐宋八大家有六个出于他朝,人才济济,苏轼曾经说过,仁宗一朝出的人才够子孙三代用了。”

  宋仁宗?

  原来朕将来的庙号是仁宗?

  赵祯心里想着。

  晏殊好奇问道:“唐宋八大家是?”

  “明朝初期的时候选的,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赵骏侃侃而谈道:“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所以被评为唐宋八大家。”

  “哦。”

  晏殊点点头。

  赵祯他们则默默地将名字记在心里。

  欧阳修他们自然知道,天圣八年甲科进士及第第十四名,如今的学士院宣德郎,目前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说起来晏殊还是欧阳修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当时评价欧阳修说不给他夺魁,是因为他的文风过于锋芒毕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所以才把他的排名压了压。

  现在看来他果然不负众望,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名字。

  至于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却是不知道,也许是以后才会出现的人物,不过并不妨碍赵祯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将来兴许能够见一见。

  “三苏王安石曾巩这些人都是宋仁宗中后期比较出名的文人,是宋仁宗晚期到宋英宗和宋神宗时期非常活跃的知名人物。”

  赵骏觉得现在眼瞎的时候能有人陪自己聊聊天也很好,因而知无不言地说道:“特别是苏轼和王安石,苏轼的诗词是北宋一绝,堪称豪放派第一。王安石则是继承了范仲淹改革之志,在宋神宗时期进行了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改革?

  王安石变法?

  众人一头雾水,范仲淹他们自然知道,现在的开封府尹,他将来会进行改革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宋仁宗一朝,到宋神宗时期,文风非常昌盛,诞生了很多大文豪,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能与唐朝并列的时代。”

  赵骏继续说道:“当然,也只是文化和经济还可以,军事上就差很多。”

  晏殊自动忽略了那句军事上就差很多,回头看了眼赵祯他们,满意地说道:“那看来宋仁宗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啊。”

  “差不多吧,算个明君。”

  赵骏又补了一句:“不过我很想打他。”

  “额。”

  晏殊和赵祯他们给听懵了,既然是好皇帝,为什么想打他呢?

  “为什么想打他?”

  晏殊问。

  赵骏就说:“他那一朝都出了一堆写宋词的高手,什么晏殊、苏轼、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离大谱的,上学那会背词背得我想死。现在我当了老师,还得给学生们讲宋词,绕不开他啊。”

  晏殊有些尴尬地看了赵祯一眼,赵祯脸色无奈,后面几个大臣捂嘴偷笑。

  看来官家治理的盛世文风太烈,令人后世子孙遭殃啊。

  “当然,皇帝确实是好皇帝,宋仁宗除了倒霉点,生不出儿子以外,其它地方还是没得挑的,据野史记载死的时候敌国皇帝辽道宗为他哭丧,不过我们老师说应该是假的,反正不见宋辽两国的正史。”

  “另外就是冗兵、冗官、冗费也在他手里加剧,虽然当时宋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因为三冗问题,也是最贫穷的国家。军队吃空饷问题严重,武将腐败无能,文官领着极高的俸禄,官员数量又特别多,还每天不干事净给朝廷拖后腿。”

  “加上每年还要给辽国岁币,造成宋朝财政严重亏缺。然后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的土地被权贵给弄走,使得内部叛乱严重。对外和西夏的战争又没打赢,帮李元昊立国之战建立起威望,造成了之后辽夏宋三国鼎立的局面。”

  “仁宗说起来是个好皇帝,但那是指宋朝,跟其他朝代的明君比起来,也就是个平庸之主而已。”

  “他有想法改变这种积贫积弱局面,可面对巨大的阻力,又不敢对庆历新政支持到底。做事瞻前顾后,用了范仲淹又不信任他,没有像汉武帝、唐玄宗那样力挽狂澜的能力,从宏观角度看,最多是个裱糊匠。”

  “当然了,他的性格确实好。历史学界公认,宋朝皇帝昏庸君王多而明君少,仁宗在宋朝皇帝里属于矮个里勉强挑的高个,跟他后面那群废物智障皇帝比起来,算是个有作为的了。”

  赵骏一咕噜又说了一大堆,即便末了又补充了一句性格好,有作为,也还是直接给赵祯他们脸色吓得骤变,一个个都寂静无声,气息都变得粗了起来。

  虽然因为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掩盖了他们的声音,可就连晏殊都没有说话,让房间内的气氛变得凝固到了极点。

  这让赵骏很是纳闷,问道:“老村长,你不是要听宋朝历史吗?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

  晏殊几乎本能想为赵祯掩饰,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因为今年才景祐三年,赵骏说的事情他们一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二是很多事情都没发生,只有三冗问题他们是清楚的,那该怎么反驳呢?

  赵骏笑道:“那老村长说说哪里不对了?”

  “我......”

  晏殊急中生智道:“你说仁宗是个好皇帝,可又说了那么多缺点问题,他怎么能算是个好皇帝呢?”

  “诶。”

  赵骏说道:“这就是老村长的不对了,缺点问题是有的,但又不是在他手里产生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那俩兄弟不干人事儿,宋仁宗只是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而已。他确实爱民如子,性情宽厚,包拯那人老喜欢喷人,喷了仁宗一脸口水他都没说什么,这难道不是个好皇帝?”

  晏殊看了眼外面,说道:“天色晚了,你先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带医生过来再给你针灸。”

  “好的,谢谢老村长。”

  赵骏感叹道:“幸好老村长你们救了我,不然我就死定了。对了,咱们村里有花露水吗?今天起来身上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我身上穿的这衣服怎么也怪怪的,是咱们彝族的民族服饰吗?”

  “没有。”

  晏殊生硬地回了一句,然后急急忙出了门。

  赵骏听到关门声有点重,一头雾水,不知道哪惹老头不高兴了。

  但说了那么多话,头晕晕的,肚子饿,嘴也渴,躺在床上,很快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人在大宋,刚刚穿越 第2章 嫌弃大宋 第3章 大宋笑话 第4章 赵祯老色皮 第5章 仁宗的宽容 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 第7章 赵祯是二傻子和蠢笨驴 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 第9章 遇事不决问赵骏(跪求推荐票!) 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 第11章 赵祯是贱骨头(求推荐票) 第12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 第13章 朕要打死他! 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 第15章 景祐党争 vip 第16章 靖康耻 vip 第17章 吕夷简栽跟头 vip 第18章 改变大宋政坛 vip 第19章 伪造一个尼尼村 vip 第20章 分配学生名额 vip 第21章 第一堂课 vip 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 vip 第23章 宇宙的尘埃 vip 第24章 赵光义是蠢猪 vip 第25章 里外都是个死 vip 第26章 玩游戏 vip 第27章 交子 vip 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 vip 第29章 赵祯的果决 vip 第30章 赵骏的身份(求追读,求推荐票) vip 第31章 我背后有高人 vip 第32章 姜还是老的辣 vip 第33章 晏殊的心事 vip 第34章 数学课 vip 第35章 来点今日大宋笑话 vip 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vip 第37章 科学体系的残缺 vip 第38章 自然资源的缺少 vip 第39章 怂赵不死,大宋永无出头之日 vip 第40章 要有远大眼界和格局 vip 第41章 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vip 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 vip 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 vip 第44章 茶商们 vip 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vip 第46章 交子务初见成效 vip 第47章 晏殊回归 vip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 vip 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 vip 第50章 拗相公 vip 第51章 茶商们的反击 vip 第52章 请罢吕夷简 vip 第53章 帝王之术 vip 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 vip 第55章 朝廷的应对 vip 第56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学生篇 vip 第57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君臣篇 vip 第58章 历史独一份 vip 第59章 三易回河 vip 第60章 上架感言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