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

A+ A-

  赵骏穿越过来的时候还是很神奇。

  当时也是暴雨,后苑回廊下都有值班侍卫看守。

  结果天空一声霹雳,有几名侍卫看到亲蚕宫前面原本是块草地。

  紧接着又是一道闪电划来,砸在地上,在那电光火石间,有侍卫隐约发现空地多了个人影。

  侍卫以为是幻觉,随即问旁边同僚,结果同僚也看到了,这才知道发生了大事,于是打着伞,举着火把靠近过去,确认了凭空出现一个人来。

  之后的事情就是侍卫上报给赵祯,当时已经是半夜凌晨两三点钟了,赵祯刚刚起床准备去上早朝,突然听到这件事情就过来一看,因为拿不定主意,就把三相三参都叫了过来一起商量。

  于是就出现了赵骏苏醒之前的那一幕。

  晏殊把事情的本末都告诉了范仲淹,末了还将赵骏说的很多事情也说了,如官家无后,赵元昊即将立国,以及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等等也和盘托出。

  一系列话语把范仲淹震得说不出话来,等把事情全都消化之后,才艰难向赵祯拱手道:“陛下,臣,想见见那人。”

  “见,可以。”

  赵祯看着他道:“那人一直以为自己是在支教所在的尼尼村,你切莫说任何一句话令他起疑心,一切都由同叔公来引导他说便是。”

  “是。”

  范仲淹拱手道。

  “走。”

  赵祯从太师椅上起来,摆驾后苑。

  现在赵祯就住在后苑。

  斜风细雨当中,一行人加上范仲淹,都各自心事重重地往后苑而去。

  很快到了后苑赵骏所在的观稼殿旁边屋院,晏殊推门而进。

  “拉日叔,您去哪了这是?”

  才刚进去,赵骏就嚷嚷道:“我才刚跟您说完百官图,您怎么撒腿就跑,门也给我关上了,我还想在门口坐坐呢。”

  晏殊找了个理由道:“刚想起来,锅还架在灶台上,差点把锅烧了。”

  “没烧就好。”

  赵骏忙宽慰了一句,他知道现在下不了山,锅很重要,也就没再抱怨,而是说道:“天天呆在房间里太闷了,哪怕不能去村子里走走,让我在门口坐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好。”

  晏殊耐心劝导:“你现在眼睛不方便,我又不能随时照顾你,万一磕碰了该怎么办?还是听医生的话,先休养好眼睛和身上的伤再走动吧。”

  “好吧。”

  赵骏嘟囔着:“就是咱们现在也联系不上组织,我也没给我爸妈报个平安,就怕他们担心。”

  “没事的,政府很快就会把道路修起来,电线也会修好。”

  晏殊十分聪明地开始应用起了从赵骏那学到的新词汇,他知道这样赵骏就更加不会起疑心。

  现在赵骏确实没起疑心,口音上晏殊故意用生硬的西南官话,与当地彝族生硬的普通话很是相似,何况赵骏本身也不了解当地语言,只觉得近似就行。

  食物上都是彝族人常吃的荞麦,虽然少了土豆,但用最近天天下雨,空气潮湿导致土豆长了芽这个借口也勉强糊弄过去。

  至于电、座机的问题也都用下暴雨线断了这个理由让赵骏无话可说。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赵骏偶尔会下床在屋内走动走动,摸索墙壁时他发现墙居然是木质的,而且表面很光滑,像是打了蜡一样。

  屋子里也没有任何农村木屋常见的蛛丝网和灰尘,完全不像他之前上凉山时看到的夯土墙。

  难道老村长贪污了村里扶贫经费,给自己房子搞了装修?

  他当时还在想。

  但反正赵骏肯定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穿越了这件事。

  毕竟这种事情看看小说还能幻想一下,可真放在现实,在双目失明看不见的情况下,估计谁想破脑袋都不会突发奇想以为自己穿越到别的世界了。

  赵骏盘膝坐在床上,叹气道:“拉日叔,你们家就没有别人了吗?您每天也就给我送三次饭,那个大夫每次也都不说话,我好无聊啊。”

  晏殊知道机会来了,立即说道:“那正好跟我继续讲讲历史吧。”

  “对了。”

  赵骏忽然笑道:“还没有讲今日大宋笑话呢。拉日叔,您听好。问:唐宋元明清哪个国家最富?答:宋朝。它已经赔款几百年了,但还没有赔光。”

  范仲淹脸色骤变,目光惊骇不已,环顾左右,看到赵祯和吕夷简他们脸色如常,这才强忍着心中骇然,没有作声。

  几天下来,赵祯都快免疫了。要是赵骏忽然不骂他的大宋,反倒心里痒痒。

  不过晏殊还是有些不高兴道:“赵老师,你之前说清朝也割地赔款,怎么一直说宋朝呢?”

  “清朝确实很垃,但也是晚清中末期拉,宋朝是一直拉,居然还有打赢了澶州之战,然后给战败国签订赔款的澶渊之盟这种事情,简直是闻所未闻。”

  “好吧......那你继续说说吕夷简和范仲淹。”

  “拉日叔,我发现您一直对仁宗朝感兴趣,为啥就不想听听别的皇帝呢?您喜欢赵光义我就不讲了,完颜构那种货色可以讲讲嘛。”

  赵骏笑嘻嘻地说道:“好不容易出了民族英雄岳飞,带领岳家军北伐大获全胜,结果还被他自毁城墙给害死,要我说岳飞庙门口光铸个秦桧夫妻的铜像还是少了,完颜构也得加进去。”

  完颜构是谁?

  岳飞是谁?

  秦桧又TM是哪一位?

  范仲淹只觉得一头雾水。

  只是现在不是问的时候,他只能把疑惑埋在心里,继续看着。

  晏殊坚持说道:“我还是很喜欢宋仁宗的,你就说说吕夷简和范仲淹嘛,吕夷简是忠臣还是奸臣?”

  “从形象上来说,是奸臣。”

  这句话一出,包括晏殊在内,赵祯、吕夷简、宋绶都脸色骤变。

  “不过那是因为后来影视、小说、电视剧什么的改变,导致把吕夷简形象搞差了。”

  “主要也是范仲淹名气太大,又是个忧国忧民大诗人,还是大忠臣,人们就以为和范仲淹作对的就一定是奸臣。”

  “实际上他们看问题太表面,觉得任何事物都非黑即白。咱们研究历史的要客观一些,不能盲从。”

  “从吕夷简的事迹上来看,宋真宗朝时期,他就已经是有名的廉能之臣,才识卓优、清慎勤政,地方治理的也做不错。”

  “后来宋真宗死了,吕夷简成为宰相,在与太后刘娥的斗争中坚定不移地站在宋仁宗赵祯那一边,维护了赵祯的帝王地位,巩固了君权,那肯定是大忠臣。”

  “等仁宗亲政后,又积极向仁宗提出了许多明君才能做到的要求,具体内容我给忘了,反正都是忠言,总体来说,吕夷简还是赵祯最信赖的臣子。”

  “要不是老范搞《百官图》让吕夷简下不来台,之后王曾蔡齐跟吕夷简宋绶两党内斗,搞得四个人全部罢相,估计赵祯也舍不得吕夷简。”

  最后这句话说完,就不是晏殊吕夷简宋绶脸色大变了,而是范仲淹王曾蔡齐三个人脸色大变。

  特别是王曾蔡齐,他们才知道自己未来罢相,是和吕夷简宋绶有关。

  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骇然。

  范仲淹是个牛脾气急性子,这会儿当时就眼急了,出声说道:“你胡说,吕夷简权倾朝野,任人唯亲,怎么能是个忠臣?”

  “谁?”

  赵骏听到新的声音,几乎是带着惊喜的问道。

  赵祯当时就给气得血压又上来了。

  比赵骏叫他二傻子都气。

  说好的让范仲淹不要说话不要说话,结果坏了大事。

  还是晏殊有急智,连忙说道:“这是村支书格拉尼玛,他今天腰好了一点,来看看赵老师。”

  “原来是尼玛叔,听您这名字,应该是藏族人。不过咱们这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下面的藏族自治县,彝族和藏族混居也正常。”

  赵骏没有听出异样来,因为晏殊已经通过他的支教录取通知书看过,知道他是去大凉山的藏族自治县去支教,所以灵机一动,加入了藏人村支书这个角色。

  另外从口音上范仲淹是关中人,说官话也比较生硬,而且刚才那一嗓子他没有认真听,因此光凭这一嗓子,听不出具体口音。

  但对方的反驳他是听到了,赵骏于是说道:“尼玛叔好像有不同见解,那你不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范仲淹下意识问。

  “王曾与吕夷简意见不合,多次发生争执。景祐四年,王曾忍无可忍,直斥吕夷简“纳赂市恩”。吕夷简请求在仁宗面前对答,但当仁宗询问王曾的理由时,王曾却语屈,这就说明吕夷简为官非常清廉,至少不是什么贪官污吏。”

  赵骏说道:“而且他维护了宋仁宗的权益,也一直在教导宋仁宗像一个明君一样治国,没有跟南宋那群昏庸奸相一样出卖国家利益,害死自家大将。种种迹象表明,吕夷简确实是个忠臣好官。”

  “那既然吕夷简是好官,范仲淹不就是奸臣了?”

  范仲淹冷笑道。

  赵骏觉得他语气有点生硬,而且思维有点非黑即白的二维管,莫非是老范粉丝?

  这尼尼村真是够奇怪的,村长是驴车战神赵光义粉丝,村支书是范仲淹粉丝,怎么都喜欢大怂这种垃圾朝代呢?

  “不能这么说,吕夷简是好官,王曾也是个好官,范仲淹更是,他们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赵骏就解释道:“因为吕夷简受赵祯的宠信,所以有些乾纲独断,让王曾和范仲淹都不满,但归根到底,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好。”

  “是是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好。”

  晏殊打了个圆场。

  赵骏又笑着说道:“尼玛叔是有些钻死胡同了,脾气倒是跟范仲淹有点像,太执着于对错。这世上其实并没有非黑即白的人与事,也没有至善至恶的绝对,圣人难道就没有犯错的时候吗?”

  “正因为复杂,正因为混沌,才需要更多层次的解读,才需要一分为二的理解,就好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想搞变法改变宋朝因为三冗问题而持续积贫积弱的问题,是不是说明他跟范仲淹一样是一个大忠臣?他吸取了范仲淹的教训,不再像范仲淹那样主打改革吏治,而是想改革经济、军事和农业。”

  “但他虽然没有裁减官员,还设置了一些新的部门增加官僚。可问题是他的变法还是过于激进,且提出的政策也很难完美的实施下去,上层想得是好,到了下面就变味了,结果就是对百姓的负担更重,加剧了国家动荡和严重内耗。”

  “苏轼自己也是改革派,他发现王安石的政策有不妥当之处,所以激烈反对。王安石是名传千古的清流名臣,苏轼也是。难道就因为苏轼反对王安石而成为奸臣吗?这显然是不讲道理的事情。”

  “而且写《资治通鉴》的那个司马光,也是王安石的反对者。虽然王安石倒台之后,他思想极为偏执地把王安石的一切功绩抹杀,甚至王安石在时发动战争打下的土地,司马光都要将其送给西夏,可以说是愚蠢至极,可他死后家无余财,十分清廉,子日叔能说他是奸臣吗?”

  一席话语出来,令范仲淹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因为他都不认识王安石苏轼司马光。

  王安石今年才十五岁,要到五年后庆历二年才中进士。

  司马光倒是十九岁了,也要到明年才入仕。

  至于苏轼?

  今年才刚出生。

  所以让范仲淹跟赵骏说一群未来的人怎么样,他怎么说得出口?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人在大宋,刚刚穿越 第2章 嫌弃大宋 第3章 大宋笑话 第4章 赵祯老色皮 第5章 仁宗的宽容 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 第7章 赵祯是二傻子和蠢笨驴 第8章 老范,来整个活(跪求推荐票!) 第9章 遇事不决问赵骏(跪求推荐票!) 第10章 世间并非非黑即白(求推荐票) 第11章 赵祯是贱骨头(求推荐票) 第12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 第13章 朕要打死他! 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 第15章 景祐党争 vip 第16章 靖康耻 vip 第17章 吕夷简栽跟头 vip 第18章 改变大宋政坛 vip 第19章 伪造一个尼尼村 vip 第20章 分配学生名额 vip 第21章 第一堂课 vip 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 vip 第23章 宇宙的尘埃 vip 第24章 赵光义是蠢猪 vip 第25章 里外都是个死 vip 第26章 玩游戏 vip 第27章 交子 vip 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 vip 第29章 赵祯的果决 vip 第30章 赵骏的身份(求追读,求推荐票) vip 第31章 我背后有高人 vip 第32章 姜还是老的辣 vip 第33章 晏殊的心事 vip 第34章 数学课 vip 第35章 来点今日大宋笑话 vip 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vip 第37章 科学体系的残缺 vip 第38章 自然资源的缺少 vip 第39章 怂赵不死,大宋永无出头之日 vip 第40章 要有远大眼界和格局 vip 第41章 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vip 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 vip 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 vip 第44章 茶商们 vip 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vip 第46章 交子务初见成效 vip 第47章 晏殊回归 vip 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禅 vip 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 vip 第50章 拗相公 vip 第51章 茶商们的反击 vip 第52章 请罢吕夷简 vip 第53章 帝王之术 vip 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 vip 第55章 朝廷的应对 vip 第56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学生篇 vip 第57章 复明前最后一堂课,君臣篇 vip 第58章 历史独一份 vip 第59章 三易回河 vip 第60章 上架感言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