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A+ A-

码头文化,起源于沿江沿海城市,流布于社会各个阶层。有水的地方,就有码头,时间久了就有码头文化。古时人行走江湖,若没有当地势力保护,不拜码头,只靠自己往往寸步难行,拜码头,和落草为寇者上山前向山贼们递交“投名状”一样,成为当时许多人初入社会的第一步。跟“圈子文化”类似,但更具有现实意义;

每一个行业都是在宏观行业下的价值链构成之一,高明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叫“生态圈”,一个行业的发展受到与之共同发展的相关行业的影响,往往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高明所负责的HST智能设备业务只是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只站在一个子系统的角度去开发业务,或只从自身的立场去看待问题,那么视角必然受限,往往会坐井观天,形成“井底之蛙”之见,也无法脱离于本行业内的竞争,高明想到的是,超越竞争

请教了诸多行业人士,高明也做了大量了解,整个行业生态圈的构成轮廓基本已现,而生态圈最终还是以人的意志而实现,高明要做的的就是把这些代表人物找出来并与之互动和合作

高明所处的行业生态圈是一个技术沉淀型以及资源累积型的圈子,顾名思义,属于小火慢炖型的行业,需要你潜身入行,不断累积,通过长年累月的沉淀,最终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才有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代表人物

高明碰见的问题正是如此,他想要去接触的生态圈都是顶尖代表人物的存在,最少的行业内都已10年,可以说是,码头临立,都是大神级人物的存在

显然,高明的资历尚浅,如何与这些行业前辈,码头大哥打成一片,甚至成为朋友,需要高明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直是高明信奉的行为准则,放下姿态不代表卑躬屈膝,时刻保持谦卑的姿态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胸襟,是一种谋略。懂得谦卑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但是当目标一旦确定时,便要坚决的去执行。该出手时要出手,行事果敢、决断,而不必拘泥于他人的议论与看法。

做业务就是行走江湖,行走江湖必须要有一技傍身,可以是你的专业知识,可以是你的背后资源,可以是你的超凡口才,可以是你的亲和力,甚至美貌,所有一切能代表你最有特点的优势就是你的技能;在未出江湖之前,你首先要明白自己擅长哪种技能,并将他运用和发挥到极致,就像歌唱家,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声线以及演唱特色,这就是将技能极致化的表现,久而久之,他一开口你就知道他是谁,机会一旦成熟,你便可以出道了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杨过在大功未成之前,所学甚多,但无一精通,后得金轮法王指点,专一修炼,终成“黯然销魂掌”之绝学,成为神雕大侠,高明内心深处想做的就是销售行业里的神雕大侠

高明左思右想,属于他自己的技能到底是什么?好像没有,又好像有;如果没有,他怎么会那么轻易的拿下A公司的战略合作;灵光乍现,没错!他的技能是余总,准确的说,是余总的关系背书,有着行业泰山北斗级的码头式人物的关系背书!

高明坦诚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余总,并希望由余总出面组织几场饭局,将生态圈内主要码头人物都请到,余总非常支持,

曾经余总不止一次的数落过高明,

“我每天办公室来这么多客人,不少都是一把手,也没见你发个名片认识一下”,

那时,高明刚出道,他还没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怎么与人打交道,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小人物,实在没有共同语言去认识或者说攀附那些人脉资源

“高明,你变了,开始学会钻研了,是好事”,余总调侃到,

“那大哥我就豁出老脸,帮你张罗张罗”,余总作谦虚状

“不过我只负责为你搭台,戏还得你自己去唱”,余总又补充道

“那是必须的,有大哥托底,我心里踏实多了”,高明开心的说

三天一小喝,五天一大喝,高明回忆起那段时间,他甚至有点明白了余总当年的话

“我曾经抱着茅台哭过”

高明没有哭,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闻到酒味就会浑身不适

其实能不能喝酒与销售做的好不好没有必然的关联,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愿意和自己脾气爱好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喝酒只是一个媒介,一个交流的纽带,也可以换成品茶,听曲,论道等其他内容,你身边同样会聚一批同样爱好的人,磁场相符的人在一起做什么反而不是重点

这是销售资源沉淀的必经之路,销售就必然需要认识更多的人,每一个你认识的人都将成为你的潜在客户,即使他自身没有购买需求,却有可能带来他的朋友圈的购买需求,随着你认识的人越多,它带来的价值就会被无限放大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